我们致力于
为四川建筑人才提供最新资讯

社工,真的是“体制内平替”吗?社会工作者 V.S. 社区工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2024年以来,专门做社工证书培训的直播间一下子冒出来很多,主播话术通常包括“工作稳定,堪比公务员”、“就业方向广”、“一次性补贴”、“退休金增加10-15%”……

那么,社工的工作和待遇,真的有主播们描述的那么美好吗?

问题一:“社工”与“社工”一样吗?

很多人想当然地把“社工”等同于“社会工作者”,其实,传统的社工指的是“社会工作者”,而现在往往把“社区工作者”也叫做社工。虽仅有一字之差,实际上二者相去甚远!

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工作者有专业资质(职业资格证书,即社工证)、职业道德要求以及完整的理论依据和服务方法。
社区工作者指经过一定的选拔或公开招考程序,被各街道(镇)或社区的两委一站(党委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选用的人员。在以社会基层社区为基本的服务区域,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一般指的就是居委干部,网格员等,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调解社区居民矛盾、口罩期间组织检测的,都是社区工作者,这样的岗位过去很多是安置那些远房的七大姑八大姨的。社区工作者不属于行政编制或事业编制,当然,基层社区的书记、主任通常是有编制的。

简单说,就是社会工作者是向社会弱势群体或某些有特定需要的群体提供专业服务,而社区工作者从事的是一般性居民服务工作,前者专业性更强,后者更多是事务性工作。

此外,社会工作者是全国统考,社区工作者由各地区分别组织考试。

问题二:社工到底是不是体制内平替?

过去,一提到“体制内”的工作,绝大部分人给出的标签是“工作轻松”、“到点下班”、“不会下岗”、“退休金比较高”……

实际上,现在“体制内”大多数岗位的工作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于其中一部分岗位来说,加班也是家常便饭,他们也是一样地“卷”!想直接躺平?对不起,你不配!

那么,社工岗位和传统的“体制内”相比,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说正统的“社会工作者”。

岗位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基础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资源,对专业社区工作者的需求非常大!

职业前景:社会工作者目前属于国家职业资格,而非专业技术资格,因此不属于职称。目前分为初级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薪酬也会有所差异。

收入情况:社会工作者的收入因地区、经验、学历和机构性质等因素而异。像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社会工作发展较快,政府重视程度较高,薪资水平相对较高,如深圳、广州等地,部分社工的月工资能达到6000-9000元左右,一些大型社工机构或特定项目的社工岗位薪资可能更高。在二三线城市及经济发展相对普通的地区,社会工作者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月工资一般在3000-5000元左右;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还会低于3000元。

有数据显示,社会工作者群体的平均年龄只有40周岁,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高达9成以上。

再说容易混淆的“社区工作者”。

岗位需求:今年4月,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标准配备。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基层社区未来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将会越来越大。如今,社区食堂已经在诸多地区开设,互助养老、幼托服务、老年教育、基础医疗服务等等,一定会逐步纳入基层社区的工作职能,工作头绪繁杂,对社区工作者的需求以及能力要求自然会不断增加!

职业前景:一些年轻人将社区工作当作考公、考编的“跳板”。“我发现,有不少人上岗后都捧着书在备考,而那些真正想留在社区干的人,往往又被这些高分、高学历的考生卡住了、刷掉了,反而进不来,这样造成社区工作人员流动性极大,大大制约了社区工作发展。”东部地区一名社区负责人员表示,尽管前几年区政府组织的社区工作人员招考的招录比也能达到惊人的几百比一,甚至还有研究生进入社区基层工作,但实际上,大部分录取人员都沉不下去、留不下来。真正把精力放在社区工作上的,其实也很难有机会转事业编。社区工作者属于编外人员,和辅警这些一样,没办法享受编制内的福利。而且,社区工作者业务涵盖面广、工作压力大,晋升渠道窄,且常得不到群众与社会理解,导致他们易产生职业懈怠或离职心理。

收入情况:各地社区工作者的薪资标准存在差异,但大致都是以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为基准,再结合企业有关标准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来确定的。山东、辽宁、吉林等地的月基本工资在3300-3800元之间,而广东、上海等地月工资水平为6000元左右。浙江、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年工资也能够达到5-6万元,并且缴纳“五险一金”。

雷叔有话说!

雷叔本科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当时在国内是比较前沿的,读研选择了人力资源,所以,雷叔内心对于社工还是保持了一份初心。雷叔的学弟、学妹毕业后既有从事社会工作的,也有从事社区工作的。在雷叔看来,第一次就业时主动选择从事社会工作岗位的,更多是出于奉献。雷叔的学弟、学妹中都有被所在省、市级政府评为“最美社会工作者”的,令人敬佩!

平心而论,至少在当前阶段,无论是社会工作者还是社区工作者,待遇以及退休保障都和体制内不可相提并论!称之为“体制内平替”的确是言过其实了!

最后,网络上看似说社工的文章、视频很多,其实,相当一部分是培训机构的软广,毕竟单人考证的培训费用通常是2000-3000,反正都是网课,没有边际成本,多招生1人就是净利润!

2024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达188.9万人,较2023年增长26%,创历史新高。雷叔相信,这其中必定有部分人是因为直播间主播们介绍而盲目选择参加考证的。广大网友在选择之前先想清楚,社会(区)工作者真的适合你吗?不要被培训机构的几次鼓动和营销文案游说去考取没必要的证书啦!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四川建筑人才网 » 社工,真的是“体制内平替”吗?社会工作者 V.S. 社区工作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