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大家惯用的思路是做加法,选、用、育、留都是做加法。
人人都想做加法,就像加薪,不管加多加少,幅度多大,总归这是一件好事,对个人是有利有益的事。
但凡事总有两面,管理者不能总做老好人,有时候也要充当“恶人”,要会唱红脸。
不懂做减法的管理者,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比方说,当下不少企业都在提高人效,那怎么提高人效?当然要创收,做高营收和利润,但这个毕竟见效慢,充满未知数。
然而,最直接见效的方式就是做减法,做人的减法,哪怕减掉一个人,一个月就能节省1万块钱综合成本,这是可以确定的事。
所以我说,选用育留后面少了一个字:裁。
这个字很多人都不喜欢提,但又不得不提,裁人是很难的,不光是在方法上,更是在感情上。
因为我们都不喜欢做减法,相当于把管理者所拥有的剥夺掉,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但是又不容回避,你回避,企业就没办法保持“活力曲线”,甚至活下去都很艰难。
因此我一直觉得,看人员流失率,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流失率过高,招聘过程花费太高,意味着招聘成本失控,有人做过测算,离职员工的业绩损失,大概是这名员工年薪的30%到400%之间。
但流失率太低,人员太“稳定”,也不是好事,流失率太低,意味着管理者对低绩效者的容忍。允许绩效差的员工留在团队,损失的可不只是工资这么简单,而是本应获得的更好业绩。由于低绩效者占着位置和编制,让更优秀的人进不来,团队也会越来越没有战斗力,这种潜在损失无法统计。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杰克韦尔奇提出“活力曲线”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绩效考核,要区分优良中差,差的要主动淘汰。
当然除了绩效原因的裁人,还有组织机构调整、部门合并、层级减少、培养多技能岗、自动化水平提高等,都会发生裁员的情况。
可以说,一个不懂得亲自裁人的管理者,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所以裁员这口锅,HR不能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