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献将招聘的目的定义为“填补职位空缺”,其实这是一个不够全面的认识。在更多情况下,招聘的目的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
1.招聘的根本目的
招聘的根本目的有两个:一是填补职位空缺,二是实现人才的战略或战术储备。
所谓战略储备(strategic reserve),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而提前储备人才。比如,某个追求全球化经营的公司,在尚未走出国门之前就开始有意识招聘和储备国际化人才。
所谓战术储备(tactic reserve),是指目前企业还没有出现职位空缺,但根据年度内正常的人才离职率(包括主动离职——跳槽,自然离职——退休,以及被动离职——辞退),而提前招募和培养相关人才。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2000人的企业,假设每年人员流动率为20%,那每年就需要招聘400名新员工。
2.招聘的其他目的
一次好的招聘活动不仅可以招聘到相应人员,还可以同时实现很多其他目的。
(1)调节人才结构。企业中的人才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结构、国别结构等。如果人才结构不合理,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比如:如果一个部门里的员工年龄普遍偏大,就有可能冲劲不足;如果一个部门里的女性偏多,那在需要出差(特别是到条件非常艰苦的地方)、突击加班等时候,就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人。
(2)宣传企业及其产品。以宝洁公司为例:上世80年代末,进入中国的第二年,广州宝洁公司就开始在国内一些名牌大学进行校园招聘,宝洁也因此成为了第一家在中国内地举办校园招聘的跨国公司。2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提高与完善,使宝洁的校园招聘越办越火、越来越精彩纷呈,同时也源源不断地为公司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如今一提到校园招聘,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宝洁。
事实证明,宝洁公司每年10月份前后“开锣”的校园招聘,不仅为各大高校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它本身甚至早已成为一个名声显赫的“金字招牌”,在促进公司业务发展的同时,又有效地宣传了公司独特的人才理念和品牌形象,真正算得上是一举多得。
(3)汲取先进经验。在招聘时,有意识地选择那些拥有行业优秀企业工作背景的人,或者拥有本企业所欠的缺管理经验的人,从而以短、频、快的方式增强本企业实力。
(4)形成“鲶鱼效应”。如果员工的离职率过低,人员普遍懈怠、工作拖沓,此时就可以意识地招聘一些能力强、外向、有活力、雄心勃勃的人,以形成对原有员工的心理冲击。如果再配套采取其他方面的改革措施,如薪酬的重新设计以及相应的绩效管理变革,就有可能使员工的士气为之一振。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讨论。每贴必复!
对于有价值的观点,将会在本书第三版中予以采纳,并注明您的大名!
摘自:周施恩,《人力资源管理高级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推荐读物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自主教材
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配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