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
为四川建筑人才提供最新资讯

HR工作的六个思维误区

1996 年,托马斯.斯图沃特呼吁《炸掉你的人力资源部》,2005 年,基思.哈蒙兹痛陈《我们为何憎恨HR》,2014 年,大师拉姆.查兰更是直接提议《是时候分拆人力资源部了》。

为什么HR的技能和工具都提升了,但HR的价值还是得不到企业界的认可?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在于HR本身,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HR的思维出现问题。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HR思维误区,和各位HR朋友共勉。

误区一:管理责任主体定位出现偏差

我们通常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HR的事,业务部门经理只负责“业务”。其实,这是对人力资源管理责任主体的认知偏差,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主体是业务部门经理。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提出了组织管理的核心原则:让正确的人,承担正确的责任。德鲁克在“人事管理是否已经宣告失败”一章中,对HR部门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和告诫。

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人事部门确实是没干人事,原因是手伸得太长,把原本直线经理的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戴维.尤里奇传承了德鲁克的思想,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直线经理的责任”

其实HR和业务部门经理的管理责任是明确的。HR应该定位为管理管理者的管理者,也就是我们通过管理职能部门经理,来达到管理公司员工的目的。这里的管理并不是HR在职位上高高在上,而是管理者作为作为公司的核心资本-人,是HR管理的对象。

试想:我们对这么多的一线员工,不了解他们的工作、不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业绩、不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不了解他们的能力,怎么去管理?能力、时间、精力来得及吗?直线经理则不一样,他们对员工非常了解,对员工的薪酬、升迁、工作调配、工作支持有天生的资源和权力,并且他们是靠员工的努力来实现部门整体业绩的,由他们来对员工进行管理是科学合理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HR就把很多工作揽在自己手上,甚至很多人乐此不疲,这是HR整天限于日常事务而不出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HR会背很多黑锅。只有把属于直线经理的责任和权力还给他们,才能从上到下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正如德鲁克所言,HR工作的起点必须是对管理者的管理,而不是对普通员工的管理。

我们HR应该怎么做呢?盖洛普提出了中肯的建议:HR的工作要点是教会经理使用专业工具,而不是用这些工具来取代经理。HR要协助直线经理管理下面的员工,为他们赋能,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粮草和强壮的兵马,支持他们打胜仗。

误区二:陷入专业主义深井不能自拔

1954年德鲁克就指出,职能部门非但不能为一线的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反而试图变成他们

的主人。他们将专业的追求当作终极目标,把太多心思花在如何把管理工具和技巧琢磨得更加完美,“热衷于推动他们的套装计划”。

我们HR群体是非常善于学习和借鉴的群体。我们喜欢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最新的工具,希望通过更加专业化来取得更大价值,获取业务部门和老板的认可。可是这种专业化思维往往让HR陷入专业的深井而不能自拔。

比如,为了评估员工的工作成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我们想当然要搞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有KPI,目标管理,OKR,BSC,KSF等等,会写出一大堆绩效管理制度、文件、表格,方案制定后要轰轰烈烈推广下去,绩效考评后部门经理还要根据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逐一走一遍,整个过程走下来,业务部门经理觉得太浪费时间了,关键是绩效考核下来员工的积极性更差了,对公司更加不满意了,公司的运营业绩指标下降了。绩效考核的唯一结果是让大家知道了HR的专业,但是对公司的发展并没有积极的作用。

对HR来说,老板和员工就是用户。HR做得好不好,唯一评价的标准就是用户认为你有没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有没有给他们带来正价值。你帮老板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人均产能,这就是价值。你帮员工提升了工作能力,改善了工作环境,这就是价值。至于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

HR试图变得更加专业来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专业本身恰恰成为HR创造价值最大的障碍。

误区三:过于迷信管理工具

管理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流派层出不穷,理论、模型涌现源源不断,这些理论和模型本有助于共性问题的解决,但是HR在选择工具时趋于复杂化、艰涩化,仿佛越先进和复杂的工具,对解决问题越有效。

我们被各种先进的工具迷惑了,缺乏判断力和行动力,陷入了利用复杂的管理工具来掩饰自己的价值空虚的境地。很多HR今天学了这个工具,明天又学了那个工具,都拿来自己公司套用。但是专业的工具都有其适用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不理解背后的逻辑,拿来就用,就会出现陷入工具陷阱。

HR管理的本质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用复杂的工具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比如,很多HR看到别人都在搞绩效考核,也在自己公司推行绩效考核。KPI和平衡积分卡都要用,并且企图将平衡计分卡做到每一个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实施强制分布,考核过程尽量做得定量化,采用复杂的计算公式,看起来绩效考核很科学很先进。可是考核的结果却是:部门之间的合作互助不见了,主管和员工之间的默契不见了,员工只盯着几个KPI指标干活,客户的需求没有人相应了。

日本改善大师今井正明说,今天的管理者,越来越喜欢用复杂的工具和方法,来处理原本可以用常识解决的问题,他们必须改正这种崇尚复杂的习惯。

正如阿拉伯诗人纪伯伦在《先知》写的: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我们用管理工具是为了解决工作的问题,工具是手段,真正解决问题要靠人,靠人的思维,靠人的智慧。如果妄想用管理工具把人管好,那是思想上的懒惰,是本目倒置,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

误区四:热衷于最佳实践

现在的HR谈起最佳实践,肯定会拿国内外几家头部公司来说。比如,谈到组织发展,都会从IBM的“活力曲线”谈到华为的BLM,麦肯锡的7S模型到阿里的“六个盒子”,这些工具确实对很多企业的帮助非常大,但是适不适合我们自己的公司呢?

所有的管理模型和工具,都是在特定的时期产生的,对特定的公司是有用的。如果盲目套用最佳实践,很有可能张冠李戴。比如,很多公司看到华为搞强制分布,也采用强制分布,却发现自从搞了强制分布后,员工纷纷离职了,没人干活了,各个部门之间、各个同事之间原来的相互配合的关系打破了,以邻为壑、自扫门前雪,部门间推诿扯皮的现象更是有增无减。

我们可以学习最佳实践,学习的是他们的底层逻辑,是神而不是形。华为的管理方法和实践几乎都公开了,可是很少有公司能够学到华为管理的精髓,而那些套用华为管理方法的企业也很少有成功案例。华为的管理方法也是在不断变化当中,过去对他们适合的,现在就不适合了,一切都在变化中。

管理实践无所谓好坏和过时,只要能产生价值就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现在在一些工厂还是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不会因为现在是21世纪就过时了。

最佳实践是靠不住的,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在设计解决方案时,HR切忌生搬硬套,不假思索地借鉴优秀企业的做法。

HR要从管理的本质和目的出发,以适用、有效为标准,而不能聚焦在 “最佳实践” 的工具和流程上,还是要把关注点放在怎样为内外部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价值上来。

误区五:过于追求完美主义

追求完美没有错,但不应过于追求完美主义。很多HR在搭建体系和制定制度时,喜欢借鉴名企的工具、表格、制度,把这些文件拿过来之后,几乎不怎么改,拿到自己公司用。试想,一个几十人的小公司,套用一个管理几万人的集团公司的体系和制度,合适吗?

我们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大公司可能某个方面的制度需要几十页,小公司可能两页就可以了。有时不是越完美就越好,够用就可以了,稍微超点前就可以了。随着公司的发展,制度和流程可以慢慢完善。

做HR管理跟做产品是一回事,一定要允许试错,先做出个测试版,不用高大上,只要能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就投入使用。一边倾听用户骂,一边及时修改,这叫小步快跑。

HR想从全局和系统上解决问题,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时机和条件。大的改动和调整,人力、物力会耗费很多,商机转瞬即逝,时间不等人。这时我们先把眼前的问题先解决,再把一些小问题汇总,找到问题根源,在合适的时候,再动一次大手术。

我们不需要担心工作不完美遭到上司的批评,工作上不完美是常态。与其纠结是否完美,不如把关注点放在实际效果上。

正如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说的:“真正的艺术家是能拿出作品的艺术家。”

早点拿出不是那么完美的方案,比晚点拿出完美的方案要好,因为客户不会一直等你。

误区六:只关注活动本身

《如何成为高效人士》(How to be a Productivity Ninja)一书作者格雷厄姆•奥尔科特(Graham Allcott)说,人们看待工作的方式往往是错误的,他们更关注于自己做的事情,而不是这些事情会产生什么影响。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在一个工地看到三个石匠,就分别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说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我们很多时候就像第二位石匠,只关心自己的专业和活动,在自己岗位上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也能让自己的工作饱和度做到很高,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样做的价值和目的。

比如一位招聘专员,如果不知道公司的战略、业务部门的目标和人才画像,只知道按照JD的要求筛选简历、邀请面试、参加面试、筛选简历、邀请面试、面试、办理入职手续、试用期辞退员工、重新筛选简历,循环往复。看起来他一直很忙,但是效率和效果都不理想。按照KPI考核,他确实在规定的时间内招到人了,但是这个人合不合适,能不能通过试用期,并不是他考虑的问题。其实,他只关注招聘活动本身,并没有以成果为导向。

对于这种现象,麦格雷戈(Y理论的提出者)一针见血地提出:集团职能部门最喜欢的“消遣”之一,便是坐在他们的专业象牙塔里,为各个分公司制定“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设计各种解决方案。

戴维.尤里奇也认为:HR部门要清楚地说明谁是接受者,以及他们将从HR部门的服务中接受到什么。对于HR部门而言,最要紧的不是宣布一项政策、公布一项计划,而是要考虑清楚,接受者从这些活动中得到了什么。价值由接受者决定,除非他们认为HR部门的服务创造了价值,否则HR部门的工作就毫无意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四川建筑人才网 » HR工作的六个思维误区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