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包括使命、愿景和目标,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愿景:即远景。愿意看到的景象。愿景解决的问题是:想成为谁?
2、使命是公司存在的理由,使命解决的问题是:自己是谁?为了谁?为什么存在?
3、量化愿景与使命,就转化为可行的目标,目标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去做?
以某个人为例,如果他说:我活着就要让家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他的使命。他的愿景可以是:我希望有一天,家人能居住在一个环境优雅、生活方便的城市。
那么转化为目标,就可以是:在五年内,在苏杭黄金地段买商品房。
德鲁克认为:企业的使命与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因为转化为目标后,才便于管理。他提倡的目标管理,需要制定每年、月、周甚至每天的目标,以便对工作重点都一清二楚。
目标要想有用,通常必须达到所谓的 SMART标准,简称为五项重要原则:
1、S:(Specific)目标要具体:明确、简洁、清晰,让大家都能够准确地理解。不能含糊不清或指代不明,公司的目标分解到部门时,同样也是如此。
2、M:(Measurable)目标是可衡量的:不但要可测量,而且要易测量、能准确地测量。测量的方法也明确。
3、A:(Attainable) 目标是可实现的: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偏低了无意义,太高了实现不了也不行。
4、T:(Timebound)目标要有时限:必须设定具体的时间要求或截止日期,而不能没完没了。
比较有争议性的是R,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解释:
1、R:(Relevant)相关的:目标要和工作有相关性,并且是关键的,占很重要的地位。
2、R:(Realistic)现实的:目标是实实在在的,能够证明和观察。
3、R:(results-based)结果导向的:目标应当是以结果导向的,关注最终需要达成的定量或定性的结果。
对于目标的制定,必须进行策划:
一、目标的适宜性:是否与形势相符、是否与企业实际相符。
1、目标要根据产品特点、过程管理、顾客要求制定,满足产品、顾客的要求。
2、部门的目标要比公司的高。
3、部门的目标要体现部门特点。
二、充分性:是否满足了相关方的要求。
1、目标应与企业文化相一致。
2、目标应体现对产品质量的追求,与顾客的期望相适应。
三、有效性:是否被持续有效地贯彻执行。
1、在顾客满意、质量管理、企业效益等方面加以改进。
2、体现更高的追求,又能保证其可以经过努力最终实现。
对于目标的管理,注意以下几点:
一、制定目标管理计划:可以设置重点目标,分解到相关的职能部门:如设备保护、不良对策、技术或管理方面的技能提升等。
二、目标完成情况要有统计、分析:每月统计,每季度分析并形成报告。
三、体现持续改进:对于不足之处或是薄弱环节,要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