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属原创,著作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本人,抄袭者必究。
2023年4月22日,星期六,天气阴。
不知道各位最早是什么时间接触到彩礼概念的,我记忆中最早知道彩礼概念是通过电影——当时上高中,我就在想,农村结个婚真不容易,这彩礼钱东拼西凑的还不是得结婚之后小两口还,结婚就拉饥荒,多不吉利,不知道当事人怎么想的,这不是把结婚当买卖吗?
再加上不久之后偶然机会我看到了我父母当年结婚时的礼单,真的震惊到我了:真的可以用朴素来形容了,都写的是亲朋好友们送的礼物。
有送肥皂盒的、有送脸盆的、有送暖瓶的、有送枕巾的、有送毛巾的,有送丝绸被面的、有送床单的。。。。。。。竟然还有送痰盂的,当然都是一对对的。我拿着这个礼单问我爸:“爸,你们当时结婚怎么这样送东西?”
老爸:“你别拿现在的眼光看当时,当时都这样,就算是给一穷二白的小两口一个生活启动自主的意思。都是爸爸的同事、同学,大家送礼的时候还都相互打听,唯恐送重了。”
我好奇道:“你们结婚有没有‘彩礼’?”
老爸:“什么彩礼?咱们这边没这规矩,你姥爷也不是这样的人。当时婚礼才简单呢,就在你爷爷家里院子的大梧桐树底下摆的桌,你猜多少钱一桌?”
我:“多少钱?”
老爸:“那时候的席面,最贵的15块、12块,差不多的就10块、8块就可以摆个席。”
我:“那么便宜吗?”
老爸:“说来也是快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你想,那时候还没有改革 开放呢,我记得好像不8块就是10块,反正最多没超过10块摆的席面。”
我:“那倒是真没想到。”
老爸:“亲朋好友再加上街坊四邻坐一起吃顿饭,婚礼就算结束了。”
我:“这么简单的吗?”
老爸:“对啊,能怎么复杂?无非是告诉一下关心我的家人朋友们,我们成家的消息,仅此而已。”
关于上一辈婚礼如何进行的,讨论就到这为止。
若干年后,轮到我结婚了,彼时领证的时候,我跟我家先生是裸婚,我父母和我家先生的父母更没有见过面,我们俩人只是简单的通知了双方家人,就把证给领了。
当时最值钱的,就是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书。
到现在,我都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没有彩礼的概念,即使听过彩礼,我父母也说了——公婆是地道农民,供出我家先生这个大学生已经万分不容易了。
对于我和先生而言,婚姻伊始,我们轻装上阵——没有彩礼的束缚,也没有对双方父母的亏欠感——我们未来能过成什么样,全凭我们俩人个人本事和能力。
到了今天,我为当年我们裸婚的勇气点赞,正因为我们当年的裸婚,才会在婚姻这场关乎几家人命运的关系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
我们选择在哪里生活,我们自己拿主意;
我们选择如何去生活,我们自己说了算;
我们选择在哪里置业,我们自己来付钱。。。。。。。
这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不受掣肘干扰的感觉真好。
Tips:如果有来生,让我选择要不要彩礼,我还是会选择不要、裸婚,因为我深知一生是否幸福不取决于婚礼时有多辉煌,而在于你是否有获取幸福、驾驭幸福的能力!